公司動態
空調價格戰即將爆發
4月30日上午,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召集空調廠商和主要渠道經銷商,要求空調廠商
和主要渠道經銷商在即將到來的空調銷售旺季中,控制空調銷售價格,“不許打價格戰”。
空調行業的價格戰,自去年9月份格力發起的“20年來首次發動價格戰,斥資百億回饋消費
者”而揭開帷幕;其他企業如美的集團、青島海爾、TCL集團、四川長虹等廠商均悉數跟進。
格力空調挑起了自身發展史上首次主導的價格戰,美名其曰是為了凈化行業,以價格戰清理
那些中小品牌,真實意圖是為了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,實現銷售量的大幅增加,從而完成每
年增長200億元的銷售額目標。
進入2015年后,這場“明為清理行業、實為清理庫存”的價格戰并沒有停止。今年3月27日
—29日,多家空調企業和國美等知名經銷商再次發起“空襲72小時”的大規?照{促銷,有
企業甚至推出不足千元的的促銷機型。根據萬通空調維修拆裝售后監測數據顯示,3月27日促
銷當周空調行業整體均價同比下降8.7%,環比下降12.3%,具體到各個產品類型,均出現了
大幅降價。
對此這場持續半年之久的價格戰,一味的價格戰對整個空調行業的健康發展十分不利:首先,
不利于企業的產品研發升級。企業的價格戰直接導致企業利潤大幅下滑,勢必影響到企業在產
品研發、技術投入的預算,從而錯失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機,不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。
其次,空調產品能效升級受阻。在價格戰大環境下,部分企業為拿出更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來
應戰,會大幅降低產品的能效等級,導致高能耗的產品份額出現小幅回流,這與國家節能環保
的政策相左,長期來看,不利于空調產品能效等級的改善提高。
最后,價格戰不利于行業的良性競爭。市場占比居于優勢的企業,以單純的降低價格的方式清
場中小企業,未免有失公平,涉嫌壟斷;而對于經銷商來說,等于是在當搬運工,賣得多并不
等于多掙錢;另外,某些實力空調企業會把價格戰帶來的損失轉嫁到上游供應鏈,上游廠商受
害最為明顯。